| 焦點論文 | ||
| 鄭伯壎、劉怡君 | 義利之辨與企業間的交易歷程:台灣組織間網絡的個案分析 | |
| 余凱成、何威 | 中國大陸企業職工分配公平感研究 | |
| 黃國隆 | 台灣與大陸企業員工工作價值觀之比較 |
| 研究論文 | ||
| 李美枝、許正聖 | 從台灣大學生內團體偏私基礎之解析看社群意識發展的可能性 | |
| 彭聃齡 | 大陸認知心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
| 畢恆達 | 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 | |
| 利翠珊 | 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 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 |
| 焦點論文回應 | 特約引言 | |
| 林正弘 | 對楊國樞教授〈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一文的幾點淺見 | |
| 黃榮村 | 邁入開放系統的本土心理學 | |
| 陳其南 | 從人類學的本土性談起 | |
| 傅大為 | 本土心理學與反殖民主義 | |
| 自由發言 | 李美枝、葉光輝、任金剛、黃曬莉、朱瑞玲、石之瑜、余德慧 |
| 專文評論 | ||
| 李維倫 | 本土心理學必須超越「心理實體論」 |
| 靶子論文回應 | ||
| 黃光國 | 心理學本土化運動中的世界觀:論「以牛刀切頭髮」 |
| 書評回應 | ||
| 于洋(陽) | 人本主義與現代生物學:就《Y形結構》答徐嘉宏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