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利之辨與企業間的交易歷程:台灣組織間網絡的個案分析

鄭伯壎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劉怡君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


對傳統價值的研究,義利之辨是很根本的問題,而且與經濟領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中國歷史上,各家對義利孰重孰輕、孰先孰後的看法,不但差異極大,而且爭論甚為激烈。主要的論點有重義輕利的興義說、重利輕義的崇利說、義先於利的層級說、及義利兼重的統攝說。然而,這種哲學層次上的思辯,總是從應然與理想的角度去考察,而忽略了做為價值觀仍有其實然與現實的一面。因此,雖然百家爭鳴,但對現實生活卻鮮少涉入;雖然爭論很多,但卻很少有實徵性的探討。本研究即從考察台灣企業之間的實際交易歷程出發,探討企業間網絡的特性,以驗證興義說、崇利說、層級說、及統攝說的適用性。以一家小型核心公司及兩家協力加工廠為個案,針對對偶組織間關係的形成進行深入訪談。結果發現:在交易歷程中,經濟與社會因素的考慮是交錯在一起的,利益與人情是兼顧的,而凸顯出義利相生的特性。此一發現,顯然較支持統攝說的主張。另外,針對組織間關係之形成與解除,本研究亦發展出穿透模式,以穿透與進化假說及阻隔與退化假說來說明網絡關係的取得、構建、強化、慣化及解除的歷程。最後,本文討論了本研究在組織間網絡理論上的涵義。

關鍵詞:組織間網絡,宏觀組織文化,紮根理論,義利共生,穿透模式,穿透與進化假說,阻隔與退化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