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論文 | ||
| 李美枝 | 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 | |
| 葉光輝 | 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 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 |
| 靶子論壇 | 文化與道德思維 | |
| 黃光國 | 兩種道德:台灣社會中道德思維研究的再詮釋 | |
| 張欣戊 | 絕對的還是相對的 | |
| 葉光輝 | 一種、兩種還是多種道德:如何界定道德判準的判準 | |
| 馬慶強 | 儒家倫理與西方道德:情義難兩全 | |
| 歐陽教、洪仁進 | 合情理的道德思維 | |
| 柯華葳 | 兩種道德就是兩種道德 | |
| 作者答覆 | 文化與認知:兩種層次的分析 |
| 研究論文 | ||
| 王雅各 | 大學學生社團中男性社員的性別意識及其影響 |
| 研究筆記 | ||
| 張兆球、郭黎玉晶 | 香港兒童對父母管教訊息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傾向 | |
| 吳靜吉、劉翠華、郭俊賢 | 台灣地區大學生之俊男美女自覺 |
| 研究反思 | ||
| 劉述先、劉豁夫 | 儒家哲學在心理學上的意涵 | |
| 黃光國 | 人能弘道‧道通為一:心理學本土化的方法論挑戰及其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