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文化能力的渴望:再思台灣產後憂鬱

吳易澄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英國杜倫大學人類學系


「產後憂鬱」的現形,來自於精神醫學的建制化(institu- tionalization)、醫學知識的推廣,並被國家納入健康治理的一環;個人的文化信念與道德世界,也因為社會急遽變遷而有所變化,逐漸認納「疾病」作為尋求改變的角色認同。本文藉由分析「產後憂鬱」在台灣逐步浮現的過程及其現代性意義,闡釋當代精神醫學尋求「文化能力」的思辨路徑。透過作者的臨床經驗觀察,並且爬梳跨文化精神醫學的論述與臨床研究文獻,以跨學科的視角,對產後憂鬱的認識論與診斷的政治進行檢驗與對話。
本文認為,產後憂鬱的疾病經驗是隨著社會變遷而浮現的。診斷如同「雙面刃」,一來有助人改善處境的意義,卻也有縮限問題解釋空間的可能。因此本文強調,產婦的病痛與就醫的主體經驗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究。臨床工作者的文化能力,在於對受苦經驗進行脈絡化的理解,避免污名的產生,並致力於協助產婦於當代更新變動的社會條件下,持續賦權以面對當代的困境。

關鍵詞:文化能力,文化精神醫學,性別與醫療,產後憂鬱,醫療人類學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