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國難題:如何替中華文化解開戈迪安繩結

陳復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


黃光國從「多重哲學典範」(multiple philosophical paradigms)的角度展開對科學哲學的詮釋,賦予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發展過程中無法繞開的「黃光國難題」(Hwang Kwang-Kuo Problem),該主題面臨方法論層面的巨大困難,就在於如何將中華文化本質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傳統,傾注「天人對立」的階段性思辨過程,從「生命世界」(life world)中開闢出具有科學哲學意義的「微觀世界」(micro world)。黃光國希望把握住儒家思想作主體,統合三教並吸納西洋社會科學的菁華,從嶄新的概念詮釋裡拓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向度,重塑「儒家人文主義」的學術傳統,將具有「普遍性」的儒家價值理念建構成形式性的理論,意即從多重哲學典範的角度來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culture-inclusive theory),使用「自我的曼陀羅模型」(mandala model of self)與「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theoretical model of Face and Favor)來重新詮釋儒家思想,繼續由「文化衍生學」(morphogenesis)的層面來發展有關先秦儒家思想的「文化型態學」(morphostasis),終至完成儒家思想的第三次現代化。然而,因黃光國對「自我」的詮釋只有社會性意義,且從利益角度來詮釋儒家思想,沒有看見儒家思想特有的「心體論」(nousism)與「工夫論」(kungfuism),使得黃光國首先得解決自己預設的困境,才能幫忙我們解決「黃光國難題」。面對傳統與現代這兩端反覆的困縛與纏繞,中華文化長期面臨著「戈迪安繩結」(Gordian Knot),如果不對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傳統徹底展開「實有的承認」,則「黃光國難題」就會替中華文化的繩結再打上更難纏的死結。筆者從理論層面到實務層面結合儒家的心學思想,提出趙金祁針對科學哲學提出的「求如三原則」(three principles of authenticity and unperturbedness),希冀對思考如何解決「黃光國難題」,並替中華文化解開「戈迪安繩結」新闢蹊徑。

關鍵詞:中華文化,心學,心體論,戈迪安繩結,科學哲學,黃光國難題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