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是佛教重用的思辨與分析工具,但Richard Robinson以降的西方學者卻未曾闡明其在科學議題分析上的適用性,所以本文須澄清「四句」不只具辯證性也作為分析工具。分別依據龍樹的「四句分別偈」與「四門不生偈」,本文作者指出,「四句」中的否定詞,如「一切實非實」中的「非」字,與「是故知無生」中的「無」字,分別有「非遮」(否定A而指陳B)與「無遮」(純然否定)兩種意義:當要推導、展開四面向指涉,否定詞是「非遮」意;但在遮詮「無自性」時,須採「無遮」解。若以二值邏輯來轉寫「四句」,將遺漏「非遮」意。於是,作者呈現了「四句」各形式的兩向度:橫向觀照與豎向啟悟。
在瞭解三論宗吉藏的「多重四句」後,作者藉此架構來研討李嗣涔所主持的手指識字實驗。這顯示「多重四句」不但有助瞭解「心靈現象」,也有助於全顯所涉的議題概念、研究方法、知識論或存有論。所以,本文初步以「多重四句」呈現了心靈研究進路的全範疇曼荼羅。
關鍵詞:心靈現象,四句,知識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