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弒殺外遇的伴侶事件頻傳,最令研究者困惑的是原屬於只打家人型(family only)的婚暴者,其並無人格異常或情感不穩定狀態,何以因為伴侶外遇而最後演變成殺妻事件?國外文獻顯示某些傳統集體主義與父權宰制的社會,允許以暴 力、甚至弒殺來嚴懲不貞的女性,此類事例在傳統華人社會亦有所聞;然而隨著通姦除罪化、女性主體意識提升的趨勢逐漸明朗,何以仍有男性將外遇的伴侶殺害? 為了釐清此現象,本研究先透過典籍分析以釐清傳統華人的貞節內涵,再依循建構主義研究典範,採取敘事研究法,以一位原屬只打家人型、但因伴侶外遇而導致弒 妻者為對象,藉其生命敘說來理解貞節在其殺妻案件中的意涵。研究結果共獲得五個主題:自我抑制與順從的因應基調、夫妻角色的期待與挫敗、妻子外遇後的矛 盾、離婚後的糾結與爆發、病識感與在監修行。本研究顯示伴侶外遇是促發殺妻的關鍵因素,但尚不足以構成殺妻的充分條件;在解讀本研究結果時,仍須融入儒家 關係主義的「關係中的人們」之視野,方能周延地理解受訪者的弒殺行徑。
關鍵詞:文化考量,外遇,建構主義典範,敘事研究,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