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主體的形塑、顯現與流變: 以精神病患家屬為例

李淯琳(Yu-Lin Lee);余安邦(An-Bang Yu);林家興(Chia-Hsin Lin)


本研究試圖以現象學觀念與方法,以及若干後現代理論觀點,考察精神病患家屬做為「倫理主體」,如何面對因 親人罹患精神疾病而給出的困局與考驗,從而彰顯「倫理主體」的存有狀態與「倫理行動」的社會性質。本研究以「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兩種方式,獲取田野 現場的資料。研究者自2005年4月起至2006年3月止,進入台灣北部某一個由精神病友與家屬組成的自助團體,進行田野資料的蒐集。此外,本研究深入訪 談三位家屬,其中兩位為家屬團體的成員,另一位則為研究者之友人,這三位受訪者均歷經親人十年以上的發病與治療歷程。 本研究主要發現:精神病患家屬處在「無法置外」的陪病關係中,既想貼近病者,又推拒病者,其照顧位置充斥著遲疑與困頓。由田野經驗顯示,「瘋狂」本身即是 一個「否定」的經驗,家屬以「否定的方式」面對與處理「瘋狂的否定性」;換言之,家屬的照顧行動朝向一種「非正向的肯認」狀態,照顧行動呈現「偏移」與 「轉向」的操作,以某種迂迴的方式繞道而行。從照顧行動切入,我們看見精神病患家屬做為一個「倫理主體」,其主體形塑過程的崎嶇與轉折。由此,我們認為 「倫理主體」並非一組具備穩定特質的存在屬性,它因人之置身處境的殊異而有所不同,它是一種被遮蔽、有待形成、處於流變中的存有狀態。進而,本研究以欲望 的「匱乏」與「生產」做為分析的路徑,詮釋「倫理主體」如何在欲望的匱乏與生產的交替之間,鋪展出具備個人意義與風格的倫理行動。 本研究對於精神病患家屬生活世界的探索,不是結束,而是剛要開始。

關鍵詞:倫理主體,倫理行動,欲望生產,欲望匱乏,照顧關係,精神病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