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窺明清幼兒的人事環境與情感世界

熊秉真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本文運用明清時期個人傳記性資料,欲一窺當時兒童成長期間之人事環境與情感世界之實況。在人事方面,明清兒童成長過程中受到多種不同長輩的照養,因而在童年經驗中與之往來最密切、情感最親近的成人,不一定是其親生父母。祖父母,其它的女性長輩,如嫡母、庶母、姑母、長嫂、兄姐,甚至家中的傭僕,都可能與兒童之成長有最密切的關係。這種人事環境,與近世西歐及近代以後的中國,都很不一樣。

此外,因當時之家庭結構、社會習俗及人口狀況的關係,明清兒童喪親後,即變成與寡母共生或依附其它親長的孤兒。加上手足、親戚之喪亡,明清兒童面臨或經歷近親死亡的機率要較近代兒童高得多。如此的情境可能會使當時的兒童,乃至後來的成人,減低其對世界與自我生存約安全感,覺得人生常不可期,從而較易接納或持有一種功能性的或功利性的人生觀。至於明清時期童年生活中的苦與樂,有些與他時他地之兒童相似,有些則為近世中國童年所獨有。當其以歌與戲自求歡樂之時,他們有其自在、自得、自然、自發的一面,似乎自有一個小天地。但當其悲傷、焦慮、痛苦之時,又立時突顯出當時兒童在生存條件上的倚賴和無助。其歡愉或屬童真年紀所特有,但其脆弱的一面則顯現了弱勢無辜的一群在明清社會中常遭傷害的事實。

關鍵詞:幼兒,人事環境,情感世界,明清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