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意義:疾病、創傷及敘說之交疊構面

林耀盛(Yaw-Sheng Lin)


本研本文試圖經由「慢性病」與「九二一創傷」為媒介,探究風險因素下,人類心身狀況的現身情態。本文的立場,是以風險社會的概念為起點,以人類生活根本的存活與認同鋪陳論理的底層,嘗試檢討目前社會建構的有關慢性病與災難創傷之論述,並以「時間性」為軸度來溝通慢性病與創傷的存在受苦性,進而透過時間的肯認到意義的創構所糾結的記憶理路,反思「後創傷狀態」心理社會療癒的可能性。本研究發現,無論是糖尿病患者或九二一受創者,其所涉及的時間性意涵包括無法理解的過去、改變中的現在、期待的未來。意義感意涵則包括存活者VS.受害者、感念他者VS.責難他者、生活世界的重建VS.生活世界的瓦解。此外,在時間變動不居的樣態下,受創者得以肯認生活崩解的經驗,進而修補創傷記憶的裂縫,將固著的情結記憶轉化為動態的意義建構,而非靜觀其變,方是提供個體療癒的具現脈絡。因此,後創傷記憶建構的真假與想像投射的虛實非關宏旨,如何敘說,遺忘什麼,記得什麼,亦即記憶的見證與想像的置換的象徵性,構連了本文討論時間性與意義感的關係。總之,本文無論從文獻論梳考掘或田野觀察訪談的交叉徑路,可知從當代風險社會的脈絡出發,引入時間性與意義感的啟動概念,並經由記憶的見證與想像的置換的中介化,得以重塑、釐析人類處身「後創傷」受苦狀態裡尋求存活義理與破繭認同困局的蹇難路程。本文論述的後設理路,是植基於深層同理暸解人類的受苦世界及其療癒的可能性,這般的終極關懷是人文心理學精神的展露,也可說是心理學本土契合性研究具象化的接軌議題。

關鍵詞:時間,記憶,敘說,創傷,意義,慢性病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