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中變革:易經與華人的心理輔導

張包意琴(Grace Cheung);陳麗雲(Cecilia Chan)


在現代香港,來自中國傳統儒家的權威集體主義(authoritarian collectivism)的思想,包括強調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尊卑有序、克己、以和為貴等思想仍具影響力,規範著不少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這些思想,與我們長期在社會工作中學習西方重視平等、突出個人自由與責任、促進自我滿足、建立信心、面對矛盾的輔導理論,尤其是我們較為熟識的Virginia Satir(薩提爾,1993, 1994; Satir et al., 1991) 輔導理論,有著顯著不同。西方輔導理論不會因迴避衝突而壓抑變革,這一關鍵與我們中國人處事作風大相逕庭,導致當事人對這種理論與對運用這種理論的輔導員產生懷疑與抗拒。中國人重視「和諧」,而「和諧」的觀念在《易經》佔有重要位置。譬如:「天地以和順而為命,萬物以和順而為性」;「調和為吉,不調和為凶」都是來自《易經》的思想。我們最感興趣的是《易經》談「變革」的部分。易者變也,整部《易經》,就是談變革之道。不單如此,幾千年來受到集體主義薰陶的中國人,在注釋《易經》當中找到在和諧中進行變革的方法,並加以發揮。過去一年,我們嘗試在輔導工作中,運用《易經》一些概念,協助深受中國傳統影響的當事人進行變革,結果令人鼓舞。本文以個案為基礎,結合臨床實踐和理論反省,把《易經》一些概念與Satir模式作比較,希望有助於心理輔導本土化的課題,並引發更多討論。

關鍵詞:模式,易經,華人心理輔導


返回目錄